怎麼選 MES

選擇合適的 MES(製造執行系統)是智慧製造轉型的關鍵。MES 連接 ERP 與現場執行層,實現生產透明化與數據驅動管理。企業應評估系統整合性、客製化彈性與長期維運能力,確保支援製程追溯、OEE 分析與多廠區架構,打造高效率、可擴展的智慧工廠。

製造業導入 MES 系統的選型指南

MES 選型的核心目標

在現代製造業的數位轉型(Digital Transformation)中,MES(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,製造執行系統)早已不只是「報工工具」或「派工系統」。
它是連接 ERP 計畫層與現場執行層的製造中樞
,透過資料整合與即時監控,實現數據驅動(Data-Driven)的智慧製造決策。

企業在選擇 MES 系統時,核心目標應聚焦於以下幾點:

  • 能快速導入與落地,縮短系統上線時程。
  • 符合企業製程特性(離散型/流程型)。
  • 可與現有系統深度整合(如 ERP、QMS、WMS、EMS)。
  • 具長期擴展性與維運彈性,支援未來的數位藍圖。

離散製造業 MES 選型重點

對離散製造業(Discrete Manufacturing)而言,MES 系統需特別強化以下功能:

  1. 批次生產與製程追溯(LOT Traceability)
    完整記錄產品來源、批號與製程流向,確保品質可追溯性。
  2. 派工與報工自動化
    系統自動化派工、回報生產進度與良率,減少人工操作錯誤。
  3. 品質履歷整合(IQC / IPQC / OQC)
    將進料、製程與出貨檢驗結果整合於單一平台,建立產品品質履歷。
  4. 設備稼動與 OEE 分析
    即時監控設備運行與稼動率,協助優化生產效能。
  5. 條碼/棧板標籤與出貨一致性
    確保包裝、倉儲與物流資訊一致,支援條碼掃描與資料回寫。

MES 的長期擴充性與維運考量

選擇 MES 時,除導入初期的功能外,更應重視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

  • 資料擴充性:是否可串接 Data Lake、BI 分析平台,支援大數據決策。
  • 多廠區架構支援:能否管理多公司、多據點、多語系環境。
  • 模組延展性:是否可延伸至 APS(排程系統)、IoT 感測平台、生產履歷報表。
  • Vendor 維運機制:供應商是否具備穩定的版本升級、SLA 維保與技術支援能力。

MES 類型與選擇方向

類型特徵適用情境
商用整合 MES完整模組、穩定度高、成本高中大型企業、跨廠區管理
模組化客製 MES可彈性開發、成本可控已有 ERP(如鼎新TipTop、鼎新 Workflow ERP GP),高整合性
輕量化雲端 MES快速部署、功能簡化單廠或試用導入

腳印 MES 的優勢

腳印 MES 系統 深知市面上套裝軟體難以滿足各產業的差異化需求。
即便是相同產業,不同企業在製程邏輯、工單控管與追溯機制上皆有差異,因此唯有量身訂製的 MES 解決方案,才能真正符合企業現場運作需求。

腳印 MES 具備以下優勢:

  • 高整合性:可與 ERP、QMS、WMS、EMS 無縫串接。
  • 高客製化彈性:依製程邏輯與生產模式設計模組。
  • 長期擴展架構:支援多廠、多語系、多設備串接。
  • 在地化維運支援:提供穩定版本更新與快速技術回應。